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3353”战略目标,高质量推动应用型专业建设,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融合,践行校企协同育人课程建设工作,2025年4月24日,英国威廉希尔《动物营养与健康》校企合作课程负责人戴四发教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和生物科学专业2022级40余名员工深入企业生产基地开展现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生物科学教研室主任杨义文与罗世峰、叶思诚、白姣姣、张永等青年博士教师随同观摩。



本次现场教学由《动物营养与健康》企业教师、大北农集团九江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总经理楚增老师承担完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在公司培训教室进行,以“水产饲料生产及生产管理”为专题,主要包括企业简介、饲料生产工艺、饲料生产管理、岗位职责及员工晋升通道等内容。实践教学在配合饲料生产一线完成,以“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设备”为内容,主要学习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基地建筑物基本布局,熟悉配合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及主要工序,掌握粉碎、混合、制粒、膨化等关键设备生产运行及其工作基本原理和部分操作规程。


本次现场教学,以大北农集团为背景,以九江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水产饲料生产与管理为原型,涉及了公司创立创建、创新创业、特色文化、员工发展、技术产品、生产管理等方面内容,并有效融合了国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及“报国兴渔”思政元素,为员工呈现了一场新鲜、知识、技能、发展等全方位的课程盛宴。员工们兴趣浓厚、视野大开,对教学内容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消化,更切身体验到所学课程知识与行业企业间的密切连接。
企业教师楚增老师始终秉承为行业发展育人育才的指导思想,十分重视课程教学工作,多次与课程组交换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内容,至今已完成3轮专题教学,得到员工的广泛好评。

部分观摩教师课后表示:
杨义文:本次校企合作现场教学组织周密,课堂氛围活跃,员工参与度高。立足企业实践场景,系统引导员工学习企业文化、生产工艺及设备操作,通过课前前置问题、课中拆解核心工艺流程与设备参数、组织互动研讨等多元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热情。课程深度融合校企资源优势,既凸显企业真实场景的实践特性,又发挥学校理论教学的系统性,集中展现了该课程在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中的示范价值,为员工职业能力培养筑牢根基。授课导师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交融的立体化学习场景,对核心生产设备的操作原理与技术参数的讲解,配合现场设备演示,弥合了课本知识与工业场景的认知鸿沟。同时,通过介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生产规范,强化了员工严谨的质量意识和责任观念。
罗世锋:本次教学将动物营养与健康、生物化学、机械自动化形成奇妙共振。在大北农中控室解析微量元素添加曲线时,员工通过观察膨化温度对维生素保留率的影响,真正领悟到“营养与健康=精准科学+工程控制”的跨学科本质,打通了本科课堂教学到企业产业应用的认知闭环,为未来投身健康养殖业埋下了创新火种。
叶思诚:楚老师的讲解与现场参观,带来课堂外的知识。理论结合实践,将课堂搬至车间,让员工直观了解生产过程,利于员工掌握生产实践知识,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模式,我将在《油茶学》校企合作课程中借鉴。
白姣姣:楚老师详细介绍了水产饲料生产和加工过程,并带领员工来到生产车间实时介绍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结合生产案例(如“膨化温度对饲料浮水性的影响”),帮助员工将理论与实操结合,快速理解抽象概念。同时,强调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强化了员工的职业素养。
张永:本次教学将《动物营养与健康》的抽象概念转化为鲜活的生产实践。通过观察饲料原料预处理、膨化工艺和营养强化流程,员工直观理解了配方科学与动物健康间的动态关联。这种“车间即课堂”的模式,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新范本。
通讯员:罗世锋 杨义文
初审:戴四发
终审:何刚